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 智慧醫電成科技焦點
2019年底到現在,我們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深切體會到醫療電子產品有多麼重要… 作為老人照護、成人健康管理、嬰幼兒體徵偵測、傳染病防疫、以及各種檢測治療所必需, 居家醫療電子產品、個人行動穿戴式醫療裝置、遠端醫療裝置、醫療機械設備等醫療電子產品, 保護每個人身家性命的同時,也帶來了蓬勃商機…

全球人口高齡化,智慧醫療產品需求驚人
2018年,台灣正式步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重突破14%,每7人就有1位老年人。不只台灣,全球高齡照護、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迫在眉睫,因此,健身、生理資訊監測、遠距醫療、老人照護等個人健康醫療裝置開發,已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

「生醫」將成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
生醫產業是政府的重點發展產業之一,如竹北生醫園區、北中南生醫產業聚落等。台灣全民健保資料庫有著龐大且完整的數據規模,將之導入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應用開發,與台灣ICT產業結合,更是如虎添翼。因此,培養生醫電子人才刻不容緩!

導入AI ─ 生醫電子應用再升級!
Accenture預測:未來10年AI醫療市場年複合成長率將達40%。包含最積極導入AI人工智慧的預防醫學領域、AIoT居家照護、AI智能診療等。由於醫療照護產業的高毛利、高附加價值等特性,多家科技大廠積極延攬人才投入研發,為的就是要在AI醫療應用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1. 養成撰寫C語言程式的能力,並能了解程式資料結構與演算法設計的好壞。
2. 具備基礎生醫工程與醫療儀器設計等相關技術。含電路設計、系統設計相關的軟體開發。
3. 能了解生醫訊號從類比訊號的量測技術、處理技術、數位系統的數位處理技術。
4. 建立嵌入式處理器MCU韌體撰寫能力,能控制I/O周邊與常見通訊模組(如I2C、SPI 等)。
5. 能夠了解跨平台手機APP應用程式設計,進而整合Wi-Fi模組、藍芽裝置等。
6. 能了解生醫產品的延伸應用並知道如何著手進行相關領域之研究。
7. 掌握研發專案管理的要點,了解專案開發流程之規劃、執行、監控等。
8. 能具備電子業從業人員之專業態度。
開課期間 | 112年6月16日-7月12日 |
課程時數 | 105小時 l 週一至週五 |
課程名稱 | 生醫訊號處理工程師核心實務學程 |
上課地點 | 艾鍗學院(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43號4樓) |
招生對象 | • 凡待業/轉職者皆可參加 • 歡迎應屆畢業生、甫退役或研發替代役之預備役男參加本班 |
學歷限制 | • 經政府核准立案之國內外公私立大專院校暨專科以上學歷畢業者 • 理、工、資、電相關科系尤佳 |
招生人數 | ※名額僅限20名 |
報名日期 | 即日起至112年6月12日前,額滿將提前截止 |
報名地點 | 線上/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43號4樓 |
報名方式 | 線上/現場填寫報名表,並申請補助計畫 |
報名費用 |
學費60,000元,待業者參訓補助50% (歡迎洽詢專案窗口) |
專案窗口 | Lydia(02)2316-7736 |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注意事項 | 1. 為協助學員就業,學員須積極配合參加計畫主辦單位及艾鍗學院所舉辦的促進就業活動,包含面試活動及成果展等(形式不限) 2. 結訓後,學員必須配合工業局相關的就業追蹤調查,為期一年 3. 學員上課出席率必須達70%以上(須簽到及簽退),且受訓成績須達60 分(含)以上,方符合結訓標準 4. 部分課程可能因配合講師需要,須安排於週末假日上課,報名時請斟酌能否接受再行報名 |
就業方向 | 醫療電子韌體工程師、韌體工程師/FW工程師、醫療器材研發工程師、醫療產品測試工程師、電路設計工程師、技術服務工程師、 系統開發人員、研發類資訊工程師、軟體工程師等 |